首页

女王sm小说

时间:2025-05-28 08:22:50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92979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抗逆”育种助力中国橡胶树持续“北上”

近年来,泰国等东盟国家民众对中国文化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学习中文的人数也日益增加。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燕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汉语教学、少儿、中医、网络文学等领域图书也受到不少读者欢迎。

台达集团发言人:看好大陆市场 经济前景广阔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美好幸福家园。昔日戈壁荒原,如今建起一座座美丽军垦新城。目前,兵团管理的12座城市随处可见“口袋公园”、绿地河流。互嵌式社会结构让各族群众比邻而居、守望相助。在新疆石河子市,由社区提供场地、国企运营管理、百姓监督服务,开办了71个助老食堂,让当地65岁以上老人在家门口品尝到了“幸福滋味”。

嫦娥六号开启月背之旅:长啥样?如何去?在哪落?

此前不久,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中铁1237号”从这里下线,它搭载了连续掘进技术、快速换模技术等,将出口意大利,被用于西西里岛高铁隧道建设。

(巴黎奥运)樊振东、陈梦齐奏凯 跻身奥运乒乓男女单三十二强

据悉,大朗客整所上盖开发综合体是全国首座综合开发型客整所项目,也是广东省在建股道最多的客整所。建成投用后,将成为服务广州白云站枢纽工程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客整所,广州白云站的运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广州白云站枢纽工程格局也将进一步完善,同时对推动广州东站和广州站站改具有积极作用。(郭军 李佳珊 周佳飞 制作 刘鹏 视频来源 中铁二十五局)

央行:2023年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61.09万亿元

2019年,广州市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优的食用农产品。同年5月9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海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市政署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启动大会在广州召开,现场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穗港、穗澳联席会议机制合作框架协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